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生态文明,伴我同行
来源:张娟芬 发布日期:2022-03-14 浏览量:429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学部的生物老师王纯,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伴我同行”。

不知是否有同学留意到,刚刚过去的周六(3月12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中国早在古代的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今,我们以3月12日做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植树节不仅仅是个呼吁大家植树造林的节日,也是在呼唤大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今年进入3月以来由于冷空气的频频缺席,加上阳光持续在线,我国中东部有不少地方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6℃。全球变暖会引起缓发性海洋灾害、影响农业产量、极端天气频发、影响物种的多样性,改变物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夸路。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是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当今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双碳”目标的提出,就意味着在将来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又可以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呢?

仔细观察,我们可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白天来教室时顺手把走廊未关的灯关了,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夏天多开窗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减少人为产生的浪费,也是种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措施。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新时尚。

除了减少“碳”的“来源”,还可以增加其“去路”,比如做好垃圾分类,促进碳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绿化,参与植树造林。同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希望未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技术可以更加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会更加微弱,我们的生态环境可以更加美好。生态文明,伴我同行。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 稿件来源 :高一学部 王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