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师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及后代福祉的重大议题——《守护生命之源,共筑绿色家园》。水,这一滋养万物、维系生命之流的珍贵资源,却在我们日常的疏忽与浪费中,悄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联合国设立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深情呼唤,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醒与鞭策。
水,是生命最纯粹的诗篇,是自然赋予的最宝贵礼物。它占据了人体重量的六成,流淌在血脉之中,滋养着每一个细胞。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无一不依赖于水的慷慨馈赠。比如生产一吨稻谷,需要水1400立方米;炼一吨钢,需要水200立方米;造一吨纸,要水500立方米!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水资源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幻觉中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却正经历着水资源枯竭的严峻考验。全球每年排放的污水量,高达4200多亿立方米,导致超过5.5万亿立方米的水体遭受污染,这一数字,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触目惊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个不经意,都可能成为水资源流失的推手。洗澡时的畅快淋漓,背后是缺水地区几十人一天的用水量;冲洗马桶的一瞬,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一天的用水量。忘记关闭的水龙头,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失的,是足以滋养一个村庄的生命之水。这些并非虚构的故事,而是联合国多年调研的真实写照,提醒我们,水危机已迫在眉睫。
对此,联合国“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曾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危机”。而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这便是世界水日的来源。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肩负着保护水资源、守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当我们用洗菜水浇灌阳台的盆栽,就像在为干涸的土地编织新的毛细血管,输送生机:当我们认真修好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就像在修复地球絮乱的脉搏,让生命的律动重回平稳:当我们主动缩短一分钟的淋浴时间,就像在抚平地球干裂的唇纹,给予呵护。
我们还应成为节水知识的传播者,通过校园内外的活动,将节水意识传递给更多人。让我们携手家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共同构建一个节水、爱水、惜水的良好风尚。同时,我们更要成为水环境的守护者,拒绝向河流、湖泊丢弃垃圾,勇于监督企业的排污行为,用我们的力量,守护每一片清澈的水域。
“别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这句警示,是对未来的深切忧虑,也是对我们行动的迫切呼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将节水护水的种子深植于心,让它在每个人的心田生根发芽,最终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绿色力量,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守护生命之源的征途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绿色篇章,共筑一个水资源永续利用、生态和谐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高二8班 李煜锋)
- 上一篇: 市一模考后反思
- 下一篇: 共建和谐校园,共促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