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学第四届生涯节总结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回顾刚刚落幕的第四届生涯节,也期待这场关于成长与未来的对话,能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更深的回响。
本届生涯节以“让每个梦想都被照亮”为主题,历时两周,覆盖全校三个学部,开展了职业大讲堂、生涯游园会、高校参访、专业大讲堂、生涯万花筒墙报赛五大主题活动。
职业大讲堂:16位职场精英走进课堂,分享真实人生。检察官佘斌娜讲述司法正义的坚守,AI工程师黄志雄探讨“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平衡……这些故事不仅是职业启蒙,更是职业精神的传递。
生涯游园会:800名学子在15个站点中解码自我、对话未来。
高校参访:16支队伍走进9所高校,触摸学术前沿。华工机器人实验室的科技震撼、中山医学院“医病医身医心”的庄严承诺、广外“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这些经历让学子们真切感受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理想的孵化器。
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协作:
感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各部门与学部老师的通力合作;感谢家长与导师的专业与热情;感谢同学们的参与。
通过问卷反馈与感言摘录,我们看到:
认知升级:高一8班陶思羽在家电工程师课堂中领悟“职业选择是才能与责任的结合”;高二1班黄子健在6G通信讲座后立志“打破技术垄断,助力科技强国”。
行动觉醒:67%的学生计划加强跨学科技能学习,58%表示将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高一2班余思瑶写下:“AI时代,我要先成为专家,再成为领袖。”
价值思考:什么才是我人生中所重视的?安全与舒适、经济报酬还是成就感?
同学们,生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信息,更在于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力量。在此,我想分享三点期待:
1.以主动取代被动
生涯节不是“打卡任务”,而是成长的契机。若你只在游园会盖章通关,却未思考MBTI结果与学习方式的关系;若你听完职业分享,却未追问“我需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那么,你错过的不仅是活动,更是自我发现的可能。请记住:只有当你主动提问、深度参与,知识才会转化为智慧。
2.用行动回应理想
梦想树上的卡片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你拆解为具体目标:若想成为AI工程师,就从编程社团起步;若向往医学事业,就在生物课上追问每一个“为什么”。真正的生涯规划,始于课堂,成于点滴。
3.在时代坐标中定位人生
参访香港科技大学的谭清蔓同学感慨:“新工科教育是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桥梁。” 个人的理想唯有与时代共振,才能迸发持久能量。无论你选择科技、人文还是艺术,请始终思考:我的热爱能否服务他人?我的专业如何回应社会需求?
当我们谈论生涯规划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十年前,广州中学播下生涯教育的种子;今天,我们看到这些种子正在破土成林。
愿我们能以此次生涯节为起点:在课堂中积淀能力,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在探索中明晰方向,在挑战中锻造韧性;让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共鸣,让青春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
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学生指导中心 王鹤)
- 上一篇: 心中有春光 脚下有力量
- 下一篇: 以脚步丈量理想,用参访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