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课程与教学中心的彭锋老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转眼已是春深四月。校园里的木棉挂满枝头,紫荆花开得正艳,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高三的同学们即将迎来高考前的关键一战——市二模,而其他年级的期中考试同样近在咫尺。如果说冬天是沉淀与蓄力,那么春天注定是拔节与生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想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以春耕之勤,播撒希望
春天的意义,不仅在于万物复苏的景象,更在于将冬天的计划化作破土的行动。高三的同学们,市二模是高考前广州市最后一次"全真模拟",它能用最真实的命题逻辑,帮你校准最后两个月的冲刺方向。根据往届数据,在市二模后针对性查漏补缺的同学,高考平均能提升15-20分。不必纠结分数高低,而要像农夫检查秧苗一样,找到知识的"病根"与"弱苗",精准补漏。建议建立错题档案,将错题分为概念型、计算型、理解型三类,采取不同的攻克策略。
对于其他年级的同学,期中考试是半程学习的"体检报告",重点不是排名,而是发现"错题"背后的逻辑断层。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将遗忘率降低60%。希望大家利用最后一周的时间,列出"核心问题清单",采用"番茄工作法"集中攻克3-5个高频失分点,每晚睡前用5分钟"过电影",在大脑中复盘当天解决的难题。记住:学习不是时间的堆砌,而是效率的比拼。做到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能成长。
二、以春雨之细,润养根基
真正的提升,往往藏在细微处。警惕"假性掌握":能看懂答案不等于会解题。脑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真正形成长期记忆。建议用"三步检验法"——闭卷重做检验独立解题能力,限时复现模拟考场压力,讲解给同桌听确保理解透彻,让知识真正扎根。同时要向规范要效益,据我校近三年考试分析,20%的失分源于答题随意。这些细节,正是你与优秀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以具体学科为例:语文作文的标题是否亮眼?建议积累10个万能标题模板;数学解题步骤是否完整?要确保关键步骤不跳步;英语作文的衔接词是否高级?可准备5组递进式连接词。当你走上考场,请大家记住:"我难人难,比的是冷静;我易人易,拼的是仔细。"细节决定成败!建议同学们准备一个"应考锦囊",记录各科易错细节,考前重点温习。
三、以春竹之韧,直面风霜
竹子在春雨中一夜能长高一米,只因它把压力转化为生长的力量。破除"终点幻觉",高三同学或许会焦虑:"只剩60天了,还来得及吗?"通过近几年我校的考试数据分析,很大比例的同学在最后的60天足够让总分提升30分左右。这相当于每天进步0.5分,完全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关键是把"来不及"换成"正当时",把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其他年级的同学也不要因一次考试定义自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表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容易取得长期进步。高考前的一次次的大考小考,既是对我们知识技能的检测也是对我们考试技能的检测。建议同学们建立"考试成长档案",记录每次考试的得失,形成个性化的应考策略。希望同学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多打有准备之仗,少做亡羊补牢之事。
最后要特别叮嘱大家:诚信考试的底线必须坚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干干净净的成绩才值得拥有,真实的水平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准确参考。让我们用诚信书写青春答卷,用实力赢得人生精彩。
同学们,春光明媚正当时,莫负青春好时光。愿你们心中有春光,脚下有力量,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课程教学中心 彭锋)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让每一次探索都通向理想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