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组织参加2022年天河区第二届高三原创试题命题比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共有47位教师在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通过参加命题比赛,一方面强化了教师对教学知识目标的再认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促使教师从教学评价的角度反思和优化教学。参赛的老师们普遍表示收获满满,将会以参赛的经验继续改进教学。
“不断学习,不断尝试”
经验分享:通过参加本次命题比赛,我更加懂得了:想做一件事是前提。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害怕失败是基础,用不断求新的教学评价为教学的质量把关。此外,读懂参赛要求是指引,认真准备是态度,选好主题是开始,研读资料是准备,精选素材是保障,理清思路是功夫,打磨细节是差距。最后,更加需要团队的合作,可以说“求教合作是窍门”。
---语文组一等奖获得者何媚秀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集体,离不开学校的全力培养。”
经验分享:多做高考题,多比较各年各地高考题,多向高三前辈请教,总结命题规律,把日常教学与高考要求结合,落实高考的指引作用。
---语文组一等奖获得者周映映
“潜心钻研,方能提升!”
经验分享:每一次教学(解题或命题)竞赛都是对自身业务的考验和提升。确定研究内容之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关资料,特别是高考真题和各省市模拟题,将题目归类、整合、重构之后便形成新的题目,确定题目后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数据调试、打磨和方法拓展,力求一题多解,渗透核心素养。最后是通过学生做题检验,完善思路和解法,这样,一道高质量的题目便编制而成。
---数学组一等奖获得者陈俊儒
“保持对教育的初心与热情,认真对待每件事情。”
经验分享:厚积而薄发。利用教学比赛的机会,促使自身反思当前的教学,总结教学的经验,发现自身的不足,思考改进的方向。
---数学组一等奖获得者彭锋
“教学相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验分享:一定要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突出能力”的“命题总体思路”进行命制;命题所选材料一定要贴近考生生活,有着较强的时代感,语言地道。材料来源可参考历年全国卷的语篇来源出处的网站;多研究近5年的高考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思路。要熟悉《新课标》英语学科素养核心内容,明确对学生的考查能力,列考量表对照,全面复盘命题选项。
---英语组一等奖获得者陈燕红
“比赛是一种经历,成绩是一种肯定!”
经验分享:勇于尝试。认真对待,相信在这一过程当中就能收获很多;虚心学习前辈们经验丰富,从选材到出题到格式排版都要积极主动向她们学习;善用资源,在网上有很多地道的文章,平时广泛涉猎,留心收集可用的素材,加以分类保存,命题时可大大减少准备工作;耐心打磨。不放过任何一个没把握的细节,深思熟虑有把握之后再定稿。
---英语组一等奖获得者胡兰芳
“感谢新高考,让我始终不能停下思考的脚步。”
经验分享:面对新的高考,考试命题评价必须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为基础,另一方面更需要认真做透近年来的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以及近三年各地的高三模拟题。在思考中命题,在改编中命题。
---物理组一等奖获得者郭海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需高人指路!”
经验分享:善于向学生学习,深入了解学情!学生是主体,了解学情是备课、上课、命题的最基本依据!研究课标研究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多做高考题,了解高考命题方向:无情景不出题,以此确定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中的情景,从传统文化场景中找命题点!"
---物理组一等奖获得者袁元秋
“严格要求,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验分享:命题需解读课程标准,紧扣学生所学的内容,紧扣高考考纲要求。同时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创设真实的题目情境,有了情境后,需查找文献保证情境的科学性、尊重化学客观事实,不能犯科学性错误。此外,从落实核心素养的角度创设问题,且要有梯度,对应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遵循“导向性、基础性、适当开放性”原则,着重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题目承载的育人功能。
---化学组一等奖获得者黄凤翔
“抓住灵感,厚积薄发,全力以赴”
经验分享:比赛可能随时会有,也可能没有,但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比赛的题材和内容一定是来自平时的教学或教学问题。只要我们平时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实施课堂教学,比赛时我们心中才有货,甚至可能可以信手拈来。比赛过程实际就是平时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过程,如果没有比赛,我们可能就停留在教学层面,没有将教学内容和过程提炼为教学成果。比赛也客观上督促了我们去做总结,从这个角度讲,积极参加比赛,是在督促自己及时提炼和总结。通过这次比赛,也进一步督促自己主动总结,及时提炼、获得提升。"
---地理组一等奖获得者黄圣卿
---政治组一等奖获得者萧艳敏
其他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