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明确学习需要,构筑知识体系
来源:张娟芬 发布日期:2022-05-26 浏览量:1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17班的范宇恒。同学们,期中考已经结束,不知道大家是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呢?当然,阶段性考试的意义远不在于分数。根据考试结果对此前的学习进行调整,才能不负考试之辛苦。我今天就从方法和方法论的角度,分享我的学习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大家知道AI是如何从零被训练成一个问题解决“专家”的吗?要训练一个AI,首先得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再通过不断的试错调整模型的参数,达到错误率最低的状态。人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通过学习在脑中建立知识模型,在做题中锻炼思维,纠正思维的缺漏,不断的训练后,才能达到对大部分问题迎刃而解的程度。而从上述的类比中,我提取到两个关键点:明确学习需要,构筑知识体系。

 明确学习需要,就是评估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研究其与理想情况存在什么差距,由此针对地做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划,解决主要矛盾。考试之后,就是我们给自己做评估的好时机。某个科目因为什么考得不好?我因为什么原因失分最多?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不能是“粗心大意”这样敷衍的词,而要对错误或失误进行切实的分析,明晰提升的方向。我在分析这次考试时,就发现自己大部分的失分是许多低级错误造成的,主要在于审题出错和没能提取到关键信息。回想考试时的情况,我因为时间紧张,出于作答完题目的需要,提高了速度却牺牲了准确率。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情景题,我也没能读出其中夹杂的信息。因此,我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多做限时训练与情境题,重点提升答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当然,评估反思可不是考试的专利。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自己复盘总结,更有利于认识和掌握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整学习方向。

 构筑知识体系,则是科学而高效地搭建自己的知识之塔,从课本、资料中积累描述性的知识点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做题的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解题思维。身处便捷的信息时代,我们并不缺乏优质的学习资源,而往往缺少一颗不满足于被动学习、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之心。因为这种不满足,我经常在各种资料与互联网上收集解题的思维与方法,这使我能够化用各种知识、受益匪浅。除了学习的主动性,对信息的筛选、整理与归纳技能也相当重要。舍弃不太相关的知识,在零碎的知识点间寻找有效的信息,在花样百变的题目中寻找共同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化繁为简,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完一本练习册,1个月后就可能遗忘;但如果在做题时记录下有价值的题,写下解题步骤的思维推导,总结出这类题的规律模式,再时常翻阅复习,那么这些题目的方法精髓将可以陪伴你直至高考。比如说,对于较为固定的数学大题,可以从题目所求、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进而总结碰到这类问题时的思路与一些小技巧、微结构。这样,复习或备考时翻阅,则一目了然;做题时运用起来,则从容自如。相比仅仅在考前进行突击训练,这种厚积薄发的方式更为有效与持续。

 哲学家阿尔都塞曾说:“教育作为一种国家机器,已在现代社会形态的塑造中占统治地位。”幸运的是,我们都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并且也正在用学习来创造自己的道路。在时代的洪流前,让我们在学习上坚持最重要的“干”字,在浪潮中奔向光明的未来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高二17班 范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