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文照千条路,笔唤万古春
来源:姚智 发布日期:2025-05-14 浏览量: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朝花文学社的现任社长,汤晨。在前几周,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31届世界读书日,现在,我在这里作个简单的后日谈,聊聊文学与阅读。

做社长的半年来,有好些朋友来问我关于阅读的问题。我打算对于其中三个主要的问题,分享我的一些见解。

第一个问题是:阅读有哪些好处?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读书可以有效提高作文分数,晚上读像瓦尔登湖一类的呢,还有助眠的效果。但当然,这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我们阅读的意义。在我看来,首先,阅读可以提供新思想,它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思辨式地形成自己的输出,拓宽我们的思想内涵,也就是“思维的广度”。其次,阅读可以提高词汇量,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思想的深度”。总的来说,我们的阅读量可以从广和深两个角度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路其实就是用脚步去阅读,而阅读就是用心灵在行走。不行路,我们往往不能判断书中的理论哪些是对哪些是错;不阅读,所见之景就极其有限。

第二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平时能利用什么时间阅读?

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时间阅读,只是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阅读。

我们的周中学业繁忙,而大部分人的周末都在自习、补课,或在睡觉、打游戏,总之不会想到看书。我的一位舍友愿意玩促融共竞到凌晨四点,如果她每次分一个小时读书,那一年也能看很多了。可想而知,我们其实有很多时间,只是想不起阅读。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不属于那种周末会好好坐下来看书的人,但是在去年,不包括红楼梦,我看完了20多本文学名著,还写了读后感,接下来说说我主要利用了哪些时间。我主要利用的时间是:周中午休和晚休睡前的十几分钟,以及周五放学坐摆渡车时的半小时。

我们都知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那么一个人每个工作日阅读20分钟,一年能看多少部长篇小说呢?为了严谨地完成我的演讲,我特意问过deepseek。如果你看的是10万字的小说,那么一年你可以读13本!所以一年看完10本以上的书还是非常轻松,易如反掌的,我看得更多一些只是因为有时看入迷了会多看一小会。

第三个问题:怎么去选择阅读的书目?

其中的一个快捷方式是问你的语文老师,或者你也可以上网搜索高中生推荐阅读书目。我的建议是读获国际权威奖项的书,比如说茅盾,布克,雨果,诺贝尔,我们要去搭建阅读的审美意识,看看好的思想者如何用文字构建自己的思想。需要提及的一点是,不仅仅该看好书,我们作为青年人,更应该多看正能量的好书。然后,你阅读的书就会带你找到下一本书。

在此我愿意以文学社之名,对各位许下一点期许。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期中考以后,我身边一堆同学考趴,大有一蹶不振的样子。的确,时代的高压锅正以它的方式在酿造它的钻石,很多人正一步一步陷入零和博弈的泥潭。但是我们要知道,第一,所有的上升都是螺旋式上升;第二,他人的成功,不等于你的失败;第三,我想郑重地告诉大家,是知识改变命运,不是排名和成绩改变命运。在零和博弈的数字里找存在感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达到内心的自洽。现在早就不是那个考不上好大学就吃不上饭的年代了,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早该变了,我们是多元的,成功的定义并不单一,成功的途径也不止一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别学了立地成佛,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被数字和排名束缚,只要我们是上进的,我们总会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毛姆说:“书籍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无论如何,希望文字能让你找到生的意义和心的安宁。文字的这片热土会永远有人驻足、坚守,而我们就是其一。我衷心祝愿此时此刻在听我演讲的你,最终会发现文字的美,去坚持“阅读”这件一定会改变你一生的事情,从前人的目光,和那可逾越千年的苍劲笔触中,去收获、去汲取,去把书籍武装成自己不被磨平的棱角,去成为有思想的、完整的你。

最后,在此我谨代表朝花文学社,祝各位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夏天里,以纷飞跳跃的笔尖,谱写星火燎原的诗篇,预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顺利,记得坚持阅读,丰富自己,也预祝初三、高三的同学们中高考大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高二9班  汤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