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创新筑梦,科技赋能 ——记第41届天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来源:陈李彦仪 发布日期:2025-10-14 浏览量:3

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天河区科学教育工作,2025年天河区教育局将组织十三项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赛事。这些赛事旨在为天河学子们搭建科技交流的优质平台,更以实践点燃科学探索热情,为区域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9月12日,2025年第41届天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启动。

 











自大赛启动以来,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广大天河学子怀揣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热情踊跃参与,累计吸引302支队伍、共850人次报名参赛。参赛作品类别丰富多元,既包含科学研究论文、发明创造作品、科技实践活动等聚焦真实问题解决的实践成果,也涵盖科学幻想绘画、科普科幻作文等释放青少年创意想象的文学艺术创作,还囊括科技教师和辅导员创新项目、智能创新作品等推动科技与教育融合的特色项目,围绕“创新实践+创意表达+教育赋能”构建多元成果体系,打破单一成果形式局限,多维度展现天河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深度与思考广度。

 

初赛严选:以“三维标准”筑牢创新根基

为确保评选的公正性、专业性与权威性,大赛评审团始终以“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为核心标尺,分阶段开展资格审查与深度评议——从作品立意的科学逻辑,到创新点的独特价值,再到实践过程的可操作性,层层把关、优中选优。最终,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亮点的作品成功突围,为现场终评环节奠定了高质量基础。

 

现场竞技:“文”“理”双轨绽放青春智慧

科普科幻作文赛:分学段命题,让名著与科技碰撞火花

10月12日清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已被科学与文学交融的氛围包裹。作文比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设置专属命题,选手在“名著场景”与“AI科技”的结合中展现科学想象力。两小时的创作里,不同学段的选手们或伏案梳理逻辑,或提笔勾勒场景,文字中既有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也有对科技应用的想象,成为天河青少年科学思维与文学表达能力的生动缩影。
















科幻作文比赛现场

科技成果终评:问辩间尽显实践硬本领

10月12日下午,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终评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体育馆三楼拉开帷幕,成为整场大赛的“重头戏”。现场,评委团围绕项目核心创新点、实验设计严谨性、实际应用场景等关键维度接连提问,考验选手的科学思维与应变能力。面对“如何优化实验数据精度”“项目落地还需突破哪些技术瓶颈”等专业问题,选手们沉着冷静,既能条理清晰地阐述项目原理与实践过程,更能针对评委提出的优化建议即时构思改进方案,生动展现了天河青少年扎实的科学素养与灵活的创新思维。

值得关注的是,评委们并未止步于“评判”,更主动化身“指导者”:针对部分项目的逻辑漏洞,现场拆解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市级赛事标准,为选手梳理成果优化方向。这场“问辩”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科技创新实践课。

 

 

 

 

 

 

 

 

 

 

 

 

 

 

 













(现场答辩)

 

 

 

 

 

 

 

 

 





(选手交流比赛)

赋能未来:让科技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作为天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年度“检验场”,本次大赛的价值远超“选拔”本身:它既为青少年提供了“文字表达科学”与“实践探索科技”的双轨展示平台——作文赛分学段命题让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都能找到适配的创作方向,科技成果赛则鼓励动手实践;更通过严格评审与专业指导,让“创新”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操作、可探索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全区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科学论文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