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嫦娥飞天探索月球,科技托起强国之梦
来源:张娟芬 发布日期:2020-12-15 浏览量: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嫦娥飞天探索月球,科技托起强国之梦》。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中国梦”离不开科技的驱动,离不开知识的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在月面着陆后对月壤进行了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6日,嫦娥五号从月球起飞,带着月壤,进入环月等待阶段,等待合适时间重返地球!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执行的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并采集月壤带回地球的任务,是中国16年探月计划“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已经实现了探月器在环月轨道稳定运行。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正带着从月球采集的45亿年的信物等待重返地球,实现了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壮举。可谓意义重大。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只能通过光谱和射电的方式,间接了解天体。如果能从月球直接采集月壤样本,人类将能更好地了解月球甚至宇宙。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探月工程是一个全面、深入的科学探测过程,可以突破一系列航天关键技术,为今后载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选址等提供有关数据、奠定技术基础。也许不久之后,嫦娥就将不再只带着机器,而是直接载着人,与月亮再次相逢。嫦娥五号一次次精准的操作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领域新的技术高度,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探月计划实施不仅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也带动了材料与加工技术、信息、通信、控制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物理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的进步。

除了嫦娥探月工程的收官,2020年我国还取得了许多举世睹目的科技成果。如:2020年1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6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11月27日,我国三代自主核电“华龙一号”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建成,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12月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构建了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中国量子计算取得新突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梦”就是理想,就是目标,有梦想的人,才是成长的人,有梦想的国家,才是兴旺的国家!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科技的日益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自信,我们为自己所在这样一个日渐强大的国家而自豪。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仰望星空,立下远大的志向,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脚踏实地,扎实学习,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放飞心中的科技梦,为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稿件来源:地理科   黄圣卿)